2017年7月6日至7月7日,浙江省燃气具和厨具厨电行业协会在协会培训中心举办了一场“燃气具设计理论知识”专题讲座,此次讲座由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协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杨庆泉教授主讲,30多家协会会员企业80余名燃气具设计研发人员参加了培训,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和杭州老板电器有限公司的总工带队参加培训。
协会张秀梅秘书长开场致词,对杨庆泉教授、全惠君教授为此次培训而做的几个月的准备表示诚挚地感谢,此次讲座原计划的培训对象为对行业内少数高端精英级设计人员,但是,挡不住大家对设计理念知识的渴望,80多人踊跃报名参加。举办设计培训班的目的旨在提高行业技术水平,为我省燃气具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设计研发人员,解决本行业设计研发人员稀缺的难题。由于各技术人员的文化程度、水平不一,领域不同,培训时间又受到实际工作的限制,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杨教授围绕着燃气应用学术领域的几个问题,将自己在本领域专研几十年的部分心得以及在某些争议问题上的独道见解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杨教授回顾了我国的燃气具发展史,图文并茂,从燃气具适应平底锅向尖底锅的改造,到锅底加热均匀性的改造,再到嵌入式灶燃烧器进风方式的改造,杨教授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燃气具几次重大改造过程中的亲身经历,让大家深刻地了解了我国燃气具的发展和技术变革。
为了降低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含量,杨教授介绍了几种低氮氧化物燃烧器的设计机理,用实物以及浅显易懂的燃烧原理让在场的企业设计研发人员深刻地理解了这些燃烧器的构造原理,相信为大家在今后设计类似燃烧器的过程中会带来不小的启发。
本次讲座的重点是详细地介绍和分析了燃具的运行规律,这对从事燃具研发设计以及运行管理的技术人员至关重要。从热负荷、一次空气系数、火焰的结构尺寸、火焰的稳定性等燃烧器特性开始,根据燃烧特性曲线图讲解燃具的运行规律和德尔布的燃气互换性指数及燃气互换图来区分燃气的互换域和燃具的适应域的不同。从本质上去准确分析和解决燃具设计、生产以及运行中碰到的问题。
会上还探讨了燃气具标准中的热负荷折算公式,试验气用气等方面问题,同时纠正了大家容易对公式产生的误解。
杨教授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大家把这次讲座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设计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这是一个行业内精英研究人员们所要做的,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多,同时也期待协会能够多组织类似培训,将所学到的运用到现实生产设计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